新時代:人更像人,機器更像機器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制造從業者都犯了一些趨勢性的錯誤,或者說,只利用了自然人的部分功能。不客氣地講,中國現在的制造車間,把人定義成了機器,流水線把一件件富有創造力,綜合性的工作,拆分成為單調、枯燥、無聊的工作,比如智能手機如此富有創新性,結構復雜,但經過拆解之后,分配給到中國工人手里就變得簡單到極致,比如一些工人每天只需要擰螺絲,數以千計的螺絲,按照規定的作業時間快速高效地擰好,又有一些工人只會貼膠布,整年下來貼的膠布長度,幾乎能繞地球兩圈了...
這種流水線模式創造了制造業的神話,把生產效率提升到了極致,但尷尬的是,工人的技能沒有辦法在這種工作環境中得到提升,找不到“向上流動”的通道,晉職、加薪更是無從談起,更大的傷害則是工人在流水線工作久了,會變得思維單一。如前文所述,他們追求的僅僅是廁所里的占地面積以及通道中從窗戶里射進來的陽光。在制造業混過的人都知道,為了提高機器的嫁動率,中國制造業一般都會安排白夜班輪換制,整個車間分不清白晝和黑夜,生物鐘紊亂之后,對年輕人的影響不可估量,這也為什么基礎的制造工人常常在2年內更換工作,模式特點和路邊的野雞有點相似。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大多數的中國工人只能糊口,沒有精力充電學習,而這恰恰是新制造時代最需要擔心的事兒。
新制造時代,云計算、大數據、感應器、自動化技術比比皆是,而單調、枯燥的工作也會被機器取代,何況,自然人的成本大幅提升,迫使企業不得不升級自己的生產線,需要大批的高新技術人才,這就意味著,我們不能再像此前一樣教育我們的孩子,不要讓他們再去背誦古人的生卒年月,這些百度百科都能查到,也不要再去懷舊學算盤,大家都跑到云里計算了,誰還會在乎算盤的功底,新一代的孩子尚有機會,更值得關注并同情的,是那些把青春消耗在流水線上又沒有技能提升的工人,新制造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災難,具體的慘烈程度,可以參照東南沿?;蛘咛K州等地的制造業倒閉潮!
靖江起重設備廠專屬定制服務熱線:13905261605 唐明儉。